脱离苦海
如何脱离苦海呢?应断尽欲爱、有爱和无有爱,方能脱离苦海。若不能断尽欲爱,则无法离苦。若断尽会如何?断尽即是解脱。若想断尽欲爱、有爱和无有爱,就要证道,即戒、定、慧,而非其他,就是戒、定、慧之道。
如何脱离苦海呢?应断尽欲爱、有爱和无有爱,方能脱离苦海。若不能断尽欲爱,则无法离苦。若断尽会如何?断尽即是解脱。若想断尽欲爱、有爱和无有爱,就要证道,即戒、定、慧,而非其他,就是戒、定、慧之道。
禅修需要解行并进,若只有理论知识,禅修者将见不到法。如果既了解理论又付诸实践,必然见法。如果在禅修中证入造就了色身的法光球,即为符合佛教的目标。
谈及衰老,首先会联想到什么?应该是我们的身体,因为身体时刻都在变化。 忆念衰老,领悟人生无常,从而精进修行,这是佛陀和诸阿罗汉趣向涅槃之道,乃殊胜之道。当我们忆念衰老时,将生起不可思议的功德。要记住这一点,这很重要。
何谓殊胜的清净之道?事实上就是“静止”,从始至终皆如此。若无法静止,就无法趣向觉悟之道,若能静止,可趣向觉悟之道。静止是殊胜的清净之道,经典里有一句话可以证实:没有任何快乐比得上静止。
我们应当脱离欲爱、有爱、无有爱。如何远离?即趣向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心要静止,唯有静止才能脱离欲爱、有爱、无有爱。一旦静止后,欲爱、有爱、无有爱才会断灭。没有静止,便无从谈起,也很难脱离。
如果我们是信佛、学佛的佛教徒,就要学会让心静止在造就了色身的法光球中。行、立、坐、卧时不断修习,静止才是正确的觉悟之道、清净之道。
如果我们是信佛、学佛的佛教徒,就要学会让心静止在造就了色身的法光球中。行、立、坐、卧时不断修习,静止才是正确的觉悟之道、清净之道。
起初,悉达多太子之身并非佛宝,是在精进修行六年后才证得内在三宝,即法身,肉髻顶上显莲花苞之相,透明如玻璃,显现在身体的中央。 修行贵在精进,必须持之以恒地精进,行、立、坐、卧都要不断地精进,不要停止,不要疏忽,不要气馁,勇往直前,迟早会有成果,不必怀疑。成果如何产生,到时自会明了。
若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处,应当持戒清净,净化身语意。人人严格持守五戒,即不杀生;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。 若想持戒清净,必须谨慎自制,不受外缘束缚,只有这样身心才会快乐。无论有多少人都会和合安乐,不会感到不安。可是这种快乐只是一般的快乐,如果想追求更高境界的快乐与智慧,就必须修习禅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