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achings

内在之法

很多人怀疑,不计其数的法,这是法,那也是法,却不知道去哪里寻找法,以及如何证法?其实法就在这里,无需去别处寻找,它就在每个人的体内。 既然在体内,就应当让心静定在体内,若还未见,只要循序渐进如法修习,总有一天会见。

布施的重要性

布施即是给予,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布施,如果没有布施,功德利益从何而来?布施才有功德利益,且不求回报地布施才算是真正的布施,有所求的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。 有智慧的人,身在名门望族,更应该乐善好施,这样家族会越来越兴旺,越来越幸福,人人食甘寝安,身语意恒常喜悦,这就是布施的重要性。

功德光球庇佑

当施主将物品供养给僧众,僧众接受之后,便拥有了使用权或支配权,可以赠与任何人,这是受施者的权利。当布施者与物品的使用权分离时,当下便获得福德的润泽,功德随之生起,也就是功德将从法界自动流向布施者体内造就了色身的法光球中,这颗清澈透明的法光球大小如鸡蛋黄,它便是功德的聚集处。 当遇到灾难或困难时,就将心安住在功德光球中,求助功德庇佑。应该忆念自己所修的功德,而不是忆念其他东西,功德才是自己真正的依靠,真的能够帮助自己。

让心静下来

通过精进禅修让心静下来,直至熟练精通。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静心,当心静下来后,才不会心烦意乱,不会生气愤怒,人人心生欢喜,这被称为修习成就。让心静下来,且不满足于此,既要内心宁静,也要生活安宁。所有人劳有所得,安居乐业,丰衣足食。 想成为圆满的人,要修习毗钵舍那,利用智慧持续布施。若布施不间断,亲友必增多。也正因为禅修,助我们成就了一切。

没有任何快乐比得上静止

世俗之乐缘起于心的静止, 修行之乐亦缘起于心的静止, 佛陀说没有任何快乐比得上静止, 静止乃成功之本, 所以要让心静止下来。

法护修持者

修持法者,法护之。 因为法即是善,将为修持者带来快乐。 佛陀宣说之法,善于始,善于中,善于末。善于始为戒,身语意清净无罪恶,直至证得戒球;善于中为定,直至证得定球;善于末为慧,直至证得慧球。

佛教因布施而住世

佛教因布施而住世,如果停止布施一个月,全国各地都没有施主做布施,那么僧众将舍戒还俗,佛教将会灭亡。为什么?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布施。 给予非常重要,因为所有人都是依靠给予而生存。所以,佛陀说斋僧将获得五种功德利益:寿命延长、身相端庄、快乐安稳、气力增盛、成就辩才。这也是所有人的期望。

用智慧审视

我们做事前要先用智慧审视,倘若会令自己、对方或双方都痛苦就不要做,若不痛苦就可以做。在说话前也要三思,倘若会令自己、对方或双方都痛苦就不要说,若不痛苦就可以说。在思考前同样要三思,倘若会令自己、对方或双方都痛苦就不要思考,若不痛苦就可以思考。

利行

我们如何行事才能称为利行?即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人受益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 为人父母应尽力将孩子们培养成才,有一份好工作。为人儿女应赡养父母,让他们过上如天人一般的生活,这是家人之间的相互受益。与此同时,尽力帮助身边的亲人,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,不必依赖他人。援助左邻右舍,让他们增长见识,收获快乐。只有这样社区才会繁荣昌盛,这种行为称为利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