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修实践
身语意清净后,进而净化思,也令思清净。让身清净、语清净、意清净皆属于教法义理,而非禅修实践。 透过禅修实践,证得造就了色身的法光球,这个成功是源于身口意的清净以及纯净的意愿。法光球大小如鸡蛋黄,透明如玻璃。若远离此法,不保证证法,若修持此法,保证证法。 修持法者,法护之。
内在三宝
起初,悉达多太子之身并非佛宝,是在精进修行六年后才证得内在三宝,即法身,肉髻顶上显莲花苞之相,透明如玻璃,显现在身体的中央。 修行贵在精进,必须持之以恒地精进,行、立、坐、卧都要不断地精进,不要停止,不要疏忽,不要气馁,勇往直前,迟早会有成果,不必怀疑。成果如何产生,到时自会明了。
智者
智者知礼义廉耻,知善恶对错,作为长辈要爱护晚辈,作为晚辈要尊敬长辈,不要自命清高,要坦诚相对,长幼有序,依照责任、戒腊、年龄和德行互敬互爱,这样才算是智者。
利行
我们如何行事才能称为利行?即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人受益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 为人父母应尽力将孩子们培养成才,有一份好工作。为人儿女应赡养父母,让他们过上如天人一般的生活,这是家人之间的相互受益。与此同时,尽力帮助身边的亲人,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,不必依赖他人。援助左邻右舍,让他们增长见识,收获快乐。只有这样社区才会繁荣昌盛,这种行为称为利行。
持守波罗提木叉
严格持守波罗提木叉,遵守佛陀禁止的事项,依教奉行,这样才会获得圆满的清净。若修行不清净,会羞愧惶恐。作为出家人,倘若修行不清净,既会感到羞愧,圆寂后也会堕落恶道。倘若修行清净,可称为“得定者”。
戒是财富之源
就算千金散尽,也不能破戒,戒是财富之源。具足戒者,乃贤者、清净者、富贵者。财富必将滚滚而来,远离水深火热的生活。持戒必须清净,千万不能弄虚作假。
忆念功德
要常忆念功德,而不是胡思乱想其他事情。当遇到困难时,更应该忆念功德,让心安住在功德中。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心系功德,这样才会生意兴隆,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认真对待
无论是比丘或沙弥,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修行,认真到什么程度?认真到以生命为代价的程度。如何认真?坐下就知道了。坐时感觉酸累,就任由它酸累。感觉疼痛,就任由它疼痛。忍不了也要忍,一定要忍耐。它破就破吧,崩溃就崩溃,决不后退,认真对待,每个人都要去面对,无需怀疑。
五戒
若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处,应当持戒清净,净化身语意。人人严格持守五戒,即不杀生;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。 若想持戒清净,必须谨慎自制,不受外缘束缚,只有这样身心才会快乐。无论有多少人都会和合安乐,不会感到不安。可是这种快乐只是一般的快乐,如果想追求更高境界的快乐与智慧,就必须修习禅定。